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

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2025年招生专业简介

发布日期:2025-02-20 作者:李杰 编辑:李杰 审核:赵珍祥  

2025年单招计划与联系方式

专业名称

科类

单招计划

联系老师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

物理类

120

严老师  15389412807

工程测量技术

物理类

100

刘老师  18189532660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

物理类

历史类

20

邹老师  13309289088

无人机测绘技术

物理类

历史类

60

王老师  18811360968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

物理类

历史类

120

王老师  1370925795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物理类

历史类

60

高老师  18792616805

学院招生QQ群:737365308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省级骨干专业

省级首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优秀)

省级一流培育专业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一定的通识能力和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术技能,主要面向道桥行业施工、设计、管理等方向,在大中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施工企业和工程咨询单位,从事道路桥梁工程现场施工、试验检测、质量检验、工程测量、现场组织管理工作,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核心课程

道路工程制图、道路工程测量技术、道路建筑材料、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全站仪速测技术、结构设计原理、道路勘测技术、道路施工技术、桥梁构造、桥梁施工技术、公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公路工程检测技术、CAD应用技术、公路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公路工程经济、公路施工安全技术、公路工程施工机械、BIM应用技术、公路养护技术等。

3.特色优势

(1)师资力量“厚”

教师团队中高级职称占比61%、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70%、双师型教师占比90%,是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拥有较高的师德师风、扎实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

(2)实训条件“新”

本专业现有公路工程检测实训室、路桥隧虚拟仿真实训室、工程设计软件实训室、土工试验实训室、BIM设计实训室、道桥工程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场所,总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设备资产总价值2360余万元。另有校外实训场地2个,校企合作实训场所15个。实训条件坚持自主发展和校企共建的模式、根据行业发展不断更新实验实训条件和实训项目。

(3)学习内容“精”

  课程安排主要围绕道路、桥梁和隧道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施工、设计、管理等内容,分成测量和检测仪器的操作类、道桥施工工艺类、施工组织和招投标等管理类、CAD及BIM等道桥软件设计类课程,采用讲授、校内实训、岗位实训、技能大赛等多种教学方式,全方位培养学生成为本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4)校企合作单位“多”

目前与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能建等20多家交通土建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世界五百强和中国五百强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5)毕业生发展“好”

大多数毕业生毕业后就职于中国中铁集团、中国铁建集团、中国建筑集团、中国水利水电集团、中国交通集团、中国能建等大型国有工程企业,以及地方路桥公司、监理公司、工程咨询公司等中型交通土建相关企业。毕业后可考取国家一级、二级建造师等执业资格证书,已经有很多踏实努力的毕业生成长成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工程部长、安监部长等技术骨干或中层领导。

(6)专升本渠道“畅”

对于希望进一步提升学历的同学,学校和专业层面均大力支持,提供必要的咨询和指导。每年有参加统招专升本的同学升入陕西理工大学、榆林学院等公办本科,西安建筑科技华清学院等知名独立学院继续深造,报考的学生中升学率高达80%。已经就业的同学也可以动过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函授专升本考试提高学历。

4.技能获奖

  学生参加获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4项,行业国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1项、省赛金奖3项、省赛银奖4项,铜奖5项。

5.就业前景

主要面向中国中铁集团、中国铁建集团、中国建筑集团、中国水利水电集团、中国交通集团等大型国有工程企业,以及地方路桥公司、监理公司、工程咨询公司等中型交通土建相关企业,从事道路、桥梁、高铁、地铁、市政等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检测及养护工作。据统计毕业生人数与提供岗位数比例为1:2,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后薪资待遇高、发展前景好,是普通大专分数段学生的较优选择。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

省级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

省级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

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单位

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事单位

陕西省资源开发与测绘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具有乙级测绘资质单位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在测绘、国土管理、城建规划、市政、水利、交通、工业与民用建筑等行业从事数字图测绘、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和实施、施工放样、变形监测、地籍房产管理、市政建设工程、城市部件测量等工作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核心课程:

  地形测量、工程控制测量、数字测图、工程测量、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变形监测技术、无人机测绘技术、GNSS定位测量、数字摄影测量、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计算器程序应用、不动产测绘、测绘工程监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线桥隧施工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土木工程识图等。

3.特色优势

①师资队伍:省级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20人,副教授以上职称11人,研究生以上学历16人,具有工程测量高级技师资格5人,具有高级测绘工程师任职资格3人,取得注册测绘师执业资格3人,取得AOPA无人机驾照资格证书8人,“双师型”教师占比80%。

实训条件

  工程测量实训中心已于2010年被确定为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具备“教、学、研、训、服”功能,下设3个实训区16个实训室,仪器设备600台套,总价值超3100万元。蓝田县鲍旗寨测绘综合实训中心和太白山测绘综合实训基地,可同时满足4-6个班开展实习。


③校企合作:

  与21家省内外测绘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可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300余个。长期与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开展技能鉴定、技术培训和交流;参与陕西省测绘专业建设指导。

  具有无人摄影测量、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处理等5个1+X证书技能等级鉴定资格,且已开展技能鉴定工作,效果良好。

4.获奖情况:(近五年)

①教师:全国信息化教学比赛、陕西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陕西省课堂创新大赛等竞赛中获省级二等奖以上8项。

②学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中获国省级奖项20余项。

5.就业前景: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在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交通(包括公路、铁路与水运)、测绘、国土与房产、工业企业、建筑、水利、工程勘察等部门,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就业面广,适应性强,社会需求量大。

  近5年主要就业单位有: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南方测绘集团、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等。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类特色专业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契合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需求,2013年开始招生,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迅速的优势专业之一。自开办以来,已经连续招收学生约1000人,目前已毕业约400名校友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奋战在轨道建设项目一线,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贡献青春,毕业生以“留得住、用得上、成长快”的优秀表现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在“双高”院校建设背景下,本专业属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按照标准专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城市轨道工程构造、基本施工方法、线路维修和工程管理等专业知识,具备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检测技术、项目管理、监理与线路养护维修技能,在城市轨道行业从事土建工程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核心课程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工程力学与结构、建筑材料、城市轨道构造与施工、轨道路基施工技术、高架结构施工、地下铁道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城市轨道线路探伤技术、地下工程监控量测、城市轨道工务技术、盾构施工技术、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工程经济、工程监理概论、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城市轨道工程施工测量、地铁车站构造与施工、BIM技术应用基础等。


3.特色优势

①师资队伍:目前拥有专兼职教师共13名,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5人,“双师”素质100%,主持省级、院级课题20余项,主参编“十三五”规划教材10余本,并获得省级以上微课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以及课堂创新大赛等各级各类奖项6项,多次获得学院优秀教师、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实训条件

主要包括道桥工程综合实训中心、城轨工程施工仿真实训室、城市轨道沙盘模型实训室、校外生产实习基地-陕西凝远等,可满足本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任务,为相关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提供良好的校内实训条件。

盾构机模型

城市轨道交通沙盘模型

城轨校外实训基地

4.获奖情况:(近五年)

  专业师生先后在教学类竞赛、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中获省级奖项8余项。

5.就业前景

面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建筑、中国电建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勘测、监理企业及全国各铁路局、地铁公司,从事线路、高架、隧道、车站等工程施工技术指导管理及运营设备检测维修与养护等工作。初始岗位有施工员、测量员、城市轨道线路养护工、安全员、检测员、监理员等一线技术人员,经过实践锻炼及业务进修后,可从事工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工程项目负责人、检测部门主管、项目安全总监、工务基层等管理岗位,进一步可发展为土建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造价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等。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类特色专业

1.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本专业为满足交通强国背景下区域城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培养面向“轨道智慧化”、“运营精准化”和“站城一体化”方向,具备城轨运营管理业务技能,胜任轨道交通一线站务管理、行车指挥、客运组织与服务、票务管理等相关岗位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2.核心课程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等。

3.特色优势

①团队结构合理、师资力量强

教师团队由城运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相结合组建,是一支师德高尚、年富力强、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人,副教授以上职称2人,行业兼职导师2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团队成员多次在省级、校级各类教师教学比赛中取得佳绩,有着较强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及实践经验。

②实训条件优越、职业氛围真实

本专业建有校内综合实训中心杨职院地铁站。实训中心总占地面积1104平方米,实训设备资产总价值1100万元。以西安地铁北大街站为设计依据,主要包括车站安检及售检票实训区、车站控制室、轨道交通OCC调度控制中心,形体礼仪室、地铁B型车辆实训区、城轨运营沙盘实训区、轨道交通线路实训区七个实训区域。职业氛围真实、实训条件优越,可完成城市轨道交通站务1+X证书考核,实现实训教学与地铁岗位任务对接。校外与宁波地铁、西安地铁等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建有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人才培养素质高、质量好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育人目标,重视人才培养素质和质量。专业学生在学院各类竞赛、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优团优干、奉献之星等评定中不断脱颖而出。专业每年组织举办客运票务服务礼仪技能大赛,塑造礼仪形象气质,弘扬岗位敬业精神,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尽快胜任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

④校企深度合作、双向双元协同育人

本专业与宁波地铁、西安地铁、中铁、陕建等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引企入校,双向双元,协同育人,完成校内外各项专业实践教学、专业综合实训及毕业生岗位实习。

4.就业前景

就业主要面向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包括地铁、轻轨、城际铁路)、各铁路运输企业及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运输部门、交通客货运场站等,主要从事车站站务组织及服务、客运组织与服务、票务管理等工作,主要岗位包括站务员、车站值班员、客运值班员、调度员等。此外也可从事轨道交通企业工程施工、测量、运营、维保等相关工作。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

省级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

省级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

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单位

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事单位

陕西省资源开发与测绘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具有乙级测绘资质单位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在基础测绘、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林业监测、地图编制、水利水电、电子导航服务等行业生产一线,能胜任摄影测量与遥感相应产品生产与组织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核心课程:

  摄影测量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基础、遥感原理与方法、普通地图编制、GNSS技术与控制测量、测绘基础、数字测图、遥感技术应用、数字摄影测量、无人机测绘技术、ARCGIS软件应用、遥感技术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三维地理信息建模、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无人机驾驶技能培训等。

3.特色优势:

①师资队伍:省级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20人,副教授以上职称11人,研究生以上学历16人,具有工程测量高级技师资格5人,具有高级测绘工程师任职资格3人,取得注册测绘师执业资格3人,取得AOPA无人机驾照资格证书8人,“双师型”教师占比80%。

实训条件

  工程测量实训中心已于2010年被确定为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具备“教、学、研、训、服”功能,下设3个实训区16个实训室,仪器设备600台套,总价值超3100万元。蓝田县鲍旗寨测绘综合实训中心和太白山测绘综合实训基地,可同时满足4-6个班开展实习。

③校企合作:

  与21家省内外测绘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可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300余个。长期与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开展技能鉴定、技术培训和交流;参与陕西省测绘专业建设指导。具有无人摄影测量、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处理等5个1+X证书技能等级鉴定资格,且已开展技能鉴定工作,效果良好。

4.获奖情况:(近五年)

①教师:全国信息化教学比赛、陕西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陕西省课堂创新大赛等竞赛中获省级二等奖以上7项。

②学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赛项、全国大学生无人机测绘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以上10项。

5.就业前景: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面非常广,主要从事无人机测绘、地图制图、国土资源管理、城乡规划与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调查、环境遥感监测、数据提取与分析、数据建库、导航地图生产、智慧城市建设等工作。

  近5年主要就业单位有:自然资源部第一航测遥感院、中煤航测遥感集团、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航测遥感设计处、陕西鑫雅图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陕西省地矿局区域地质矿产研究院、南方测绘公司等。




无人机测绘技术专业

省级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

省级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

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单位

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事单位

陕西省资源开发与测绘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具有乙级测绘资质单位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和无人机测绘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无人机航空摄影、3D产品生产、倾斜摄影三维建模与测图、激光点云处理与应用等工作能力,在无人机维护、基础测绘、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农林监测、电力、植保、应急测绘等行业从事无人机测绘工作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核心课程

测绘基础、测绘CAD、无人机概论、数字测图、GNSS定位测量、计算机图像处理、遥感基础摄影测量基础、数字摄影测量、无人机航测与数据处理、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应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雷达测量与数据处理技术等。

3.特色优势

(1)师资力量雄厚

省级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20人,副教授以上职称11人,研究生以上学历16人,具有工程测量高级技师资格5人,具有高级测绘工程师任职资格3人,取得注册测绘师执业资格3人,取得AOPA无人机驾照资格证书8人,“双师型”教师占比80%。

(2)实训条件业内领先

先后投资建设有无人机展厅、数字摄影测量实训室、虚拟仿真实训室、三维建模实训室等多个校内综合实训室,并联合建设有太白山、鲍旗寨校外实训基地。拥有飞马固定翼无人机,华测六旋翼无人机、大疆四旋翼无人机等多个型号的无人机数十架。有航天远景MapMatrix生产版软件43台套、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生产版50个节点,遥感数据处理软件ENVI软件50个节点,三维测图软件EPS生产版40个节点,三维建模软件PhotoScan软件40个节点,图像快速建模系统DP-Modeler、瞰景Smart3D真三维实景建模系统等行业主流软件10余种。总投资1000余万元。





(3)校企合作实力强

  与21家省内外测绘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可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300余个。长期与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开展技能鉴定、技术培训和交流;参与陕西省测绘专业建设指导。具有无人摄影测量、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处理等5个1+X证书技能等级鉴定资格,且已开展技能鉴定工作,效果良好。

4.技能获奖

  在教学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我专业代表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无人机测绘技能大赛”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

5.就业前景

毕业生主要在无人机装调检修、无人机销售公司从事无人机的检修维护、销售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在基础测绘、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农林监测、电力、植保、公安、应急测绘等行业从无人机测绘数据采集与地理信息产品生产、协助各个行业开展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影视航拍、新闻媒体、农业植保、电力巡检、高速巡警、灾害救援等领域从事无人机飞手,协助各行业利用无人机获取目标数据。

毕业后的就业岗位主要有:无人机航测数据采集员、摄影测量外业作业员、摄影测量内业技术员、无人机驾驶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无人机销售与培训人员等工作岗位。


CopyRight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Yangl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  地址:中国 杨凌 渭惠路24号  邮编:712100  技术支持:杨凌贝塔网络